共建“一带一路”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专题报道
详细介绍:
“共商、共建、共享”打造中国石化品牌——中国石化在东南亚、南亚地区高水平发展综述
在东南亚、南亚市场,中国石化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在沿线国家发展零售业务、下游业务的基础上,推动产销一体化,实现“抱团出海”,业务发展进入快车道。
“在新加坡也能看到中国品牌的自营加油站了!”2018年12月18日,中国石化海外首座加油站——新加坡义顺一道站开业,标志着中国石化正式进军亚太零售市场。此后,中石化香港(新加坡)公司又于2019年、2021年先后在新加坡成功投营武吉知马路站和兀兰五道站。中国石化在境外零售终端市场牢牢扎根、一路向前。
在深耕新加坡市场的同时,中石化香港(新加坡)公司积极拓展海外零售版图,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布局,业务拓展实现新突破。今年5月,实现泰国零售网络布局零的突破;进军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国际机场的终端加注业务,不断拓展航煤专业化公司业务;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实施为契机,在老挝、越南成品油市场开拓成品油贸易新通道,布局业务经营和石化品牌“走出去”,谱写“一带一路”发展新篇章。
成立于2010年的中国石化润滑油新加坡公司位于新加坡大士润滑油产业园区,生产经营5类润滑油脂产品。近年来,该公司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全力发展东南亚地区业务,目前东南亚销量约4万吨,现有合作经销商99家,全覆盖推进东南亚区域的经销网络布局,以“国别、区域、行业、产品”的全覆盖理念推进营销网络搭建,实现经营规模的迅速增加;强化服务营销理念,加大东南亚供应链、技术服务支撑,实现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型。
10年来,中国石化在东南亚炼化工程技术服务领域,积极打造国家新名片,扩大境外市场布局,目前已在东南亚地区初步形成项目集群,在马来西亚、泰国已形成可持续发展市场,承揽一系列大型炼油化工项目,以优异的项目管理上的水准、工程质量和履约能力,以及高质量的工程转化能力受到了业主和国际合作伙伴的高度评价。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积极对接所在国发展的策略,促进了所在国石化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
2021年5月,炼化工程集团马来西亚RAPID工程总承包(EPC)项目建成交付,工程建设公司、上海工程公司和四建公司等在与世界著名工程公司同台竞争中,充分体现出强大的工程技术和服务能力,得到业主充分认可和国际同行的高度尊重,在打造炼化工程技术国家新名片的同时,还大力推动模块化设计与制造,实现了工程建设与中国制造“同船出海”。
今年8月29日,五建公司承建的新加坡炼化一体化工程建设项目地下电缆敷设全部完工,实现重要目标节点,为后续施工打下坚实基础。该项目是五建公司在新加坡市场的首个项目,将新建一套100万吨/年脱沥青油加氢处理装置和240万吨/年清洁燃料油装置及配套设施。建设过程中,该项目部通过创建信息化管理平台,使用先进的施工管理理念,创新安全管理措施,多举措推动项目安全平稳高效运行。
十建公司在泰国石油清洁油品项目建设中,通过推进技术创新成果应用、质量管理“帮扶”、实施“样板引路”等策略,全方位强化实施工程质量管控,打造高质量精品工程,在东南亚树立了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品牌。
在东南亚、南亚市场,中国石化始终把互利共赢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把“一带一路”作为展示品牌形象的窗口。
在新加坡,中国石化易捷品牌借船出海,在这座“花园城市”牢牢扎根。2019年8月,易捷“卓玛泉西藏冰川水”首次在新加坡商超市场亮相。2022年,易捷与新加坡企业发展局合作,将新加坡当地10多家企业的特色产品引入易捷国际平台,实现中国产品走出去、新加坡产品引进来。
在斯里兰卡,中国石化燃料油等业务在此深耕多年,正在慢慢地形成完整产业链。2023年,中国石化与斯里兰卡电力和能源部签署关于成品油进口、仓储、分销和销售合作协议,标志着中国石化郑重进入斯里兰卡成品油零售市场,在东南亚、南亚地区逐步提升中国石化品牌影响力。
在东南亚、南亚地区,中国石化以“为美好生活加油”为企业使命,践行“能源至净 生活至美”的品牌承诺,积极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开展跨文化交流活动,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石化力量。
2018年12月新加坡义顺加油站投营后,中国石化东南亚(澳洲)代表处与义顺集选区社区清洁组织开展共建活动,组织社区人员定期清洁海滩垃圾。2022年下半年虽疫情解封,代表处再次组织驻新机构员工和家属开展海滩清洁活动,到加油站开展绿色环保宣传,取得了积极的社会反响。
9月8日,由东南亚(澳洲)代表处牵头,润滑油新加坡公司承办的2023年公众开放日活动正式开启,活动共接待了来自30多个国家的100多名经销商和近50名新加坡本地人士,逐步提升了中国石化品牌知名度。
五建公司通过“师带徒”“老带新”,以及专项培训、岗位练兵、经验交流等举措,让外籍员工快速融入工作环境、掌握专业方面技术,同时开展丰富的跨文化融合活动,提升外籍员工的归属感,为项目建设贡献才智和力量。
东南亚是全球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其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横跨全世界几大最重要的海上贸易通道。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合作迈入新阶段。
东南亚各国的政治、文化、经济情况各不相同,但在资源禀赋、产业体系等方面均能与中国形成强势互补。目前,中国和东盟互为最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从2004年的1000多亿美元,猛增至2022年的9753.4亿美元。截至今年7月,中国与东盟双向累计投资额从2002年的300亿美元增长到3800多亿美元。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迈入下一个十年的新起点,中国企业在东南亚的发展需要新的牵引力。这既需政府间务实合作、基础设施完善、创新科技引领等关键要素,也需企业利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协作政策平台,了解并遵从市场规律,在东南亚各国的“和而不同”中挖掘新商机。
其一,充分的利用现有平台机制,寻找各国战略规划中的商业机会。中国与东盟已签定《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等合作文件,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深入实施,以及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推进,中国企业在东南亚的投资交易成本大幅度的降低,商业便利性极大提升。东南亚各国也纷纷提出国家发展的策略和目标,为能源、化工原料、基础设施、数字化的经济等产业制定了细致的产业规划。例如,缅甸、越南、印尼等国都希望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和不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之间取得平衡,鼓励相关绿色投资,这也为中国能源公司可以提供了机遇。
其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塑造更融洽的社区关系。长期以来,中国企业在海外发展中格外的重视与当地政府、媒体的关系,较为忽视社区关系的营造;虽然开展了植树造林、捐资助学等社会责任项目,但跨文化融合水平整体较低,社区关系较为疏离,这也成为企业海外经营风险的一大来源。例如,缅甸莱比塘铜矿2012年被迫停工,很大原因是本地关系紧张。项目团队后期通过大量走访调研所在地村民、长老、僧侣,加深了彼此间的了解和互信,最终推动了形势的缓解。
其三,打造卓越品牌,撬动市场机会。目前,中国在东盟设立的直接投资企业已超过6500家,其中不乏世界500强企业的分支机构。然而当地人熟知的中国品牌不多,大多分布在在电子科技类产品、服饰美妆等领域,知名度远不及中国企业的业务实力。从国际能源企业的经验来看,品牌先行是进入东南亚市场的有效策略,通过对标国际能源企业的经验做法,研究所在国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消费习惯、媒体生态、互联网环境等,企业可形成更精准的本地化策略和行动路径,通过品牌活动和跨文化融合项目优化经营环境、激发业务增长。
10年来,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地区国家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成果尤为丰硕。中老铁路、金港高速公路和雅万高铁等一系列标志性项目陆续建成,正在有效破除地区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区域相互连通相对滞后等发展瓶颈。
一大批项目持续落地见效,中国企业在泰国、印尼、越南等国合作设立的经贸合作区为促进当地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中新苏州工业园、中马和中印尼“两国双园”等一大批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也成为双方投资合作标杆。
未来东南亚、南亚地区发展前途广阔。该地区人口规模大且仍处于增长红利期,主要国家政局稳定、营商环境良好、经济稳步的增长潜力大。在第五次产业转移趋势下,东南亚、南亚地区正在加速承接全球中低端产业。其中,东盟5国、印度表现突出,预计2023~2027年东盟5国和印度的出口增速为6%或更高,是中国的两倍左右。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壮大,未来东南亚、南亚地区炼化产品需求将快速提升。据费氏全球能源咨询公司(FGE)测算,2030年东南亚、南亚地区汽油缺口将达到3100万吨,石脑油缺口将达到1亿吨。据埃信华迈预测,到2030年该地区树脂需求最大,需求增量达2200万吨,缺口1500万吨;化纤需求增量达400万吨,缺口18万吨。长久来看,东南亚、南亚地区的树脂消费量将达到1.3亿吨,较目前消费水平将增加8800万吨。
由于石化产业属于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东南亚、南亚地区缺少资金、技术、装备和人才支持,难以独立且快速地建设庞大规模的炼化供应体系,这为我国海外炼化投资提供了窗口期。特别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降低了区域内各国的准入门槛,促进了区域内的贸易往来和产业分工合作。为中国经济长期增长带来了边际改善,有利于中国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
2022年1月1日RCEP正式生效后,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经贸合作驶入快车道。2022年,中国对RCEP其他成员国贸易额近两万亿美元,同比增长7.5%,占贸易总额的31%;中间产品贸易额同比增长8.5%,占中间产品进出口总额的67.2%。
在中美博弈背景下,中国企业在东南亚、南亚地区投资建厂不但可以规避美国的关税壁垒,更有助于缓解国内中低端产业转移带来的压力,为传统炼化业务和成熟技术寻找新的市场出路,加快资金回收,为中国炼化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争取更多时间。中国炼化企业应发挥自身人才、技术、设备、资金、管理运营等综合优势,考虑地理、成本、市场等要素,在东南亚、南亚地区择优选择国家投资炼化产能。
红海之畔,沙特延布。中国在沙特最大投资项目——中沙延布炼厂坐落于此,被誉为沙漠中的炼化明珠。
2016年1月20日,国家主席习和沙特阿拉伯国王萨勒曼共同出席中沙延布炼厂投产启动仪式。习主席指出,中沙延布炼厂项目既符合沙特经济优化升级、能源产业升级的国家发展的策略,也契合中国同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一带一路”框架内开展互利合作的发展思路。
中国石化积极做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认真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对接中东国家发展规划,开展多领域、深层次的紧密合作,形成利长远、惠民众、可持续的合作模式,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在中东高质量发展。
10年来,从沙特西部的延布炼厂,到科威特沙漠腹地的阿祖尔炼厂;从阿联酋富查伊拉酋长国自贸区,到卡塔尔的拉斯拉凡工业城,中国石化与中东业务伙伴的能源合作硕果累累、接连落地。
今年4月,中国石化与卡塔尔能源公司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签署全球顶级规模的LNG项目——北部气田扩能项目参股协议。根据协议,卡塔尔能源将向中国石化转让该项目1.25%的股份,标志着双方在该项目上实现一体化合作。
2019年,由中国石化炼化工程集团承建的科威特阿祖尔炼厂主装置全面建成,成为中科合作的典范。该炼厂是全球一次性加工能力最大的炼油厂,年加工能力3150万吨,投入运营后使科威特成为中东地区最大的清洁油品生产国,对推动科威特实现国家经济转型具有标志性意义。
2019年,炼化工程集团承建的沙特Fadhili天然气处理项目建成投产,总解决能力25亿立方英尺/日,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天然气处理装置,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对接沙特“2030愿景”多元务实合作的代表性项目。
由中国石化与沙特阿美合资设立的中沙延布炼厂,总投资额超过80亿美元,是我国在沙特的最大投资项目,经过多年发展,逐步形成了以资本为纽带、以技术为牵引、以管理为支撑的国际化管理模式,生产运行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中国石化产业“走出去”的样板项目。2022年,该炼厂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
中东地区石油工程市场容量大且高度成熟,标准科学严谨,管理体系完备,竞争日趋激烈,被称为石油工程的“奥林匹克竞技场”。如今,中国石化国际石油工程公司已成为沙特、科威特第一大钻井承包商。
2017年9月,中国石化在沙特达兰科技谷设立中东研发中心,加强科学技术合作,研发高的附加价值产品,拓展高端技术服务市场。投资建设石油工程研发技术与支持实验室,与沙特阿美等公司和多所高校建立开展各类科研合作项目10余个,积极参加中东地区技术交流和展会活动,提升中国石化品牌在中东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中国石化在中东始终将安全生产摆在首位,不断压实安全管理责任,全力守好安全生产这条生命线年保持境外公共安全无重大事故,21个项目保持连续十年安全生产无损失工时事故,涌现出一系列好经验好做法。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进一步探索沙特阿美、沙特基础工业公司等作业程序和施工规范,结合自己安全管理制度,建立覆盖项目全过程、生产各环节的安全管理体系。
开展安全培训演练。炼化工程在沙特设立沉浸式安全培训体验中心,员工可通过立体化的亲身体验有效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全面加强安全监管。延布炼厂对照沙特阿美安全管理体系,完善相关程序流程、制度及KPI,每月检查回顾制度落实及KPI完成情况。
南京工程公司承建的沙特拉比格100兆瓦、阿尔舒巴赫2.6吉瓦光伏电站,助推“石油王国”能源结构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沙特S62项目开工前,SINOPEC3106地震队详细踏勘工区,描绘植被密集区、动物活动区及输油管线布设情况,采取偏移测线等方法避开大面积植被区。
中东干旱少雨,沙漠面积较大,水和树在当地被认为是珍贵的资源,做好环境保护意义非凡。中国石化在中东各企业坚持在生活和生产营地周围植树,做完一个项目,留下一片绿洲。
坚持把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业务经营中,通过加强环境管控、实施绿色施工、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等措施,竭力减少项目生产运行对当地环境的影响。
2021年9月,沙特东部省达曼市重点市政项目——穆塔布桥主体通车,极大缓解了交通压力。“这座立交桥建得太漂亮了!我们要多与中国石化这样负责任的公司合作!”沙特东部省省长沙特·本·纳伊夫亲王说。
多年来,中国石化在中东开展能源合作的同时,关注当地民生需求,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医疗教育发展,投身公益慈善事业,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添砖加瓦。
解决当地就业。在沙特,中国石化按照持续提高本地化用工比例,大部分项目员工本地化用工比例在65%以上。与当地大学、专业学校建立用人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和就业机会。
建设基础设施。积极做出响应当地民众需求,为当地架桥修路、筑渠引水。国际石油工程公司累计在沙特承建35个市政路桥项目,承建的净化水输水工程每日向沙特内陆最大的农业灌溉区供应20万立方米净化水,惠及100余万人。
保障医疗卫生。疫情期间,炼化工程集团帮助科威特将一处项目营地升级改造成方舱医院,成为科威特抗击疫情的重要“战场”。
支持教育发展。为打造系统化、全方位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国际石油工程公司于2008年成立中国石化沙特培训中心,截至目前,累计开办各类培训班近2000期,培训本地学员10余万人次,两万多名本地学员通过培训后入职中国石化。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中国与中东地区能源往来日趋活跃,能源合作成为中国在中东地区推进该倡议的重要内容和突破口。“一带一路”倡议扩大了中国与中东国家的战略伙伴关系,有利于连通世界能源消费中心和世界石油“聚宝盆”,推进中国石油石化企业与中东地区的高质量能源合作,维护能源市场稳定和安全,带动中国和中东地区能源相关产业及社会经济发展。
截至2022年,我国企业与中东共同开发油气合作项目近20个,逐渐形成油气勘探、开采、储运、炼化全产业链合作模式,在中东原油作业产量突破1亿吨。我国石油石化企业也积极拓展同中东在太阳能、风能、氢能等领域的合作,大部分项目正处于规划中。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油气投资业务遍及伊拉克、阿曼、阿联酋等中东国家,中国石油石化企业与中东国家不断探寻合作新领域并取得很明显的成效。虽然中东地区地理政治学格局仍处于深刻变动进程中,但中东地区和平趋势日渐明显,中东国家自主性、灵活性的增强也提高了其能源安全性。
沙特等中东国家积极与中国建立伙伴关系并开展经济合作,中东地区的地理政治学格局正呈现出积极的新趋向,这将在一定时期内成为该地区的新常态,有助于推动我们国家石油石化企业与中东国家的能源合作。
随着中国与中东贸易及投资合作不断深入,中国石油石化企业已在中东占据一定市场占有率,并逐步深入高端市场。中东石油企业也与我国石油石化企业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展开深度投资合作,实现有来有往的双向互动。例如,中国石化炼化工程集团承揽了沙特电力公司的“绿色杜巴”太阳能发电项目,并被沙特政府列为“2030愿景”的优先实施项目。
除了油气和能源合作,中国与中东也持续加强基础设施相互连通上的合作。截至2023年6月,中欧班列开行超7.3万列,通达欧洲25个国家216个城市。中欧班列作为中国—中东欧重要贸易通道,为我国石油石化企业在中东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挑战,中国出台大量政策助力碳减排,中东国家亦纷纷采取减碳行动,如沙特提出“碳循环经济国家计划”,卡塔尔启动“国家气候变化计划”等。中国和中东国家的金融机构也在积极推动并参与绿色金融创新,从多方面引导产业体系、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
中东地区能源转型拥有巨大潜力。而中国在太阳能、氢能、水能等可再次生产的能源领域具有领先的人才、技术、设备优势,中国与中东在绿色低碳转型上有着非常明显的互补性。在碳中和愿景下,我国石油石化企业将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依托,重点加强与中东能源企业在生物质能、生物航煤等新能源领域的合作,助力实现全球气候治理目标。
在能源安全新战略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引领下,中东地区慢慢的变成了我国石油企业组织国际化经营布局的必然选择。
我国与中东国家禀赋高度互补、难以替代,合作基础稳固。2022年,我国从沙特进口原油8750万吨,沙特是我国最大的原油供应国,我国是沙特最大的原油市场;我国从卡塔尔进口LNG共计1570万吨,卡塔尔是我国第二大LNG供应国,我国是卡塔尔最大的LNG市场。
凭借得天独厚的成本优势,中东国家有望在能源转型大势中保持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中东国家的桶油成本全球领先,炼化产品现金成本处于全球前列,可辐射亚欧非市场、区位物流优势比较明显。
我国与中东国家能源合作水平前所未有。中国与海合会国家构建能源立体合作新格局,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以“增值伙伴”身份获得卡塔尔北部气田扩能增值项目参与机会,标志着新格局构建已步入开端。
从过往来看,我国石油企业拓展中东业务时,中东油气产业已相对成熟,美西方公司占据先入优势,且无能源转型之忧,我国石油企业只能顺势而为,相机而动。
近年来,中东地区的合作机遇更加有助于我国石油企业:一是中东国家锁定我国市场的诉求为拓展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二是中东国家发展天然气产业的诉求为参与上游业务提供了新空间;三是中东国家在炼销化工、制造业等领域的经济多元化发展诉求为拓展中下游业务提供了巨大潜力。我国石油企业若能充分理解中东国家核心诉求,结合自己优势找准切入点、合作项,有望将中东地区打造成为上中下游、投资工程贸易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境外业务中心。
建议我国石油企业:一是先易后难,稳中求进。优先发展中东国家意愿明显、我方基础较好的业务;充分的发挥国内国外、全产业链等一体化优势,既相互带动促进发展,又争取更大合作空间;探索天然气制蓝氢蓝氨、服务主业用能的光伏风电等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模式。
二是政府主导,企业主推。把握高层互访、经贸投资合作机制谈判等关键节点,主动加强沟通,通过国家层面为项目推进争取中东国家政府政策支持,形成服务和依靠国家战略的良好局面。
三是加强研究,支撑有力。加强战略研究支撑,深入挖掘外方诉求,合理校准我方诉求,统筹谋划合作策略;加强科学技术研究支撑,及时开展资源战略选区研究,摸清资源条件,为油气合作夯实基础;有明确的目的性地研究梳理我方成熟成套技术,通过交流推介技术开拓市场。
四是源头管控,防范风险。做细风险预警,密切跟踪中东国家政局、法律、营商、税务、安全等重点风险领域,全面细致开展风险识别分析;做实前期评估,对重大合作项目、首次合作领域,应深入开展前期阶段的风险评估论证,扎牢风险“防控网”。
中东国家与我国关系密切,中国中东外交为地区地理政治学格局带来了新气象。该地区油气资源丰富,并正在全力发展炼油化工和新能源等产业,业务空间广阔。中国石化中东地区业务前后历经30多年,目前已基本形成贸易、投资、工程服务和研发技术相融互促的发展格局,覆盖沙特、科威特、阿联酋、卡塔尔等多个国家。未来,中国石化将按照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要求,充分的发挥集团公司上中下游一体化优势,积极顺应本土化趋势,从始至终坚持合作共赢,向着建设以沙特为中心的中东产业基地不断迈进,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资源需求、促进当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民生改善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东南亚、南亚国家与中国连接紧密,尤其是东盟十国与中国关系友好。该地区发展的潜在能力较强,石油石化需求较大,将成为中国石化发展下游业务的重心。近年来,中国石化在该地区业务发展步伐逐渐加快,正在积极开拓泰国、老挝、菲律宾、斯里兰卡等国家市场,开展油品分销和零售业务,中国石化新加坡润滑油厂辐射诸多四周的国家,易捷品牌也在此落地。下一步,将在贸易、零售业务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推动产销一体化,实现抱团出海。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劳动模范、优秀员、炼化工程集团国际业务部(外事管理部)总经理
我在沙特工作14年间,参与建立了公司在中东海湾地区的市场营销网络和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协同各工程和实施工程单位承揽并签订工程合同124个,始终致力于项目实施,积极维护客户关系,履行社会责任。这段经历很不平凡,是干事创业、艰苦奋斗的14年,能够为中国石化扎根中东和炼化工程集团国际化经营事业培养人才、锻炼队伍,拓展市场、赢得效益,我感觉到很自豪。
科威特是全球首个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国家,我在科威特工作10多年,见证了中科合作和中国企业在科威特的成长,真实感受到“一带一路”倡议不但为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中国和科威特在油气资源开发方面的合作不断深入。共建“一带一路”不是谁帮谁、谁依靠谁,而是优势互补和互惠互利,是促进一起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
近年来,中国石化润滑油脂产品凭借其优异的品质,在越南市场广受认可,相信中国石化在越南市场将取得更大发展。
多年来,我亲眼见证了中国石化以极高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持续推进在泰项目。祝愿中国石化海外业务继续做大做强,与我们大家一起为泰国炼化转型发展提供高品质服务。
从2016年到现在,我先后任场地工、钻工、井架工、副司钻等岗位,今年我被提拔为实习司钻。感谢公司对我的培养,让我快速成长!
我的中国同事包容、专业、友善,在这样的团队中我能充分的发挥出自己的专业特长。可以帮助公司做好税务合规管理工作,我感到十分骄傲。
中国石化在新加坡建设了3座加油站,看到公司发展稳健迅速,我感觉到很骄傲与自豪,希望未来中国石化在新加坡拥有更多加油站。
炼化工程集团泰国子公司泰国石油清洁油品项目部高级计划工程师、十建公司首个外籍劳动模范
入职中国石化3年来,我从计划工程师成长为高级工程师,并于2022年获得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很谢谢中国石化对我的信任与培养!